不过,沈晨岗也提及,虽然我们和东南亚各国在文化上存有相似度,却也要见到东南亚各国之间在法律、政策、宗教、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甚至国际局势等层面也存有较大差别,这对中国公司的本土化能力和跨地域发展带来很大挑战。
疫情、瓶颈与标准
在疫情搅乱全球航运的大新时代背景下,2021年的船荒难题不断,运送成本上升给跨境电商带来冲击。
沈晨岗表明,疫情冲击了物流供应链,船员用人紧张、运输需求提升促使供求失调,大量商品在码头积压,部分外贸商家面临交付难、回款难的窘境,周转资金压力俱增。集装箱运费不断疯涨,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一年内增涨了近6倍,达到了7395美金,造成国际海运物流成本大幅提高,压低企业利润。
“可是,这也让海外仓这一海外推广的重要节点和外贸新型基础设施迎来发展潜伏期,目前已变成我国鼓励发展的、关键的物流履约方式,在时效、成本、购物体验等方面优点明显。‘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还被写入2022年政府报告,战略地位可见一斑。”沈晨岗说。
除了疫情冲击,沈晨岗觉得,国际局势风险,从准入难度到关税壁垒都对我国出海公司造成一定压力。此外,国外平台监管缩紧也让我国商家转型变难。上年亚马逊封号事情的暴发和后续发醇,也让越来越多中国公司开始思考自身的经营策略,希望试着“纯铺货卖货”到“创建自主品牌”的转变。
“国内已有品牌出海时,应对国外市场变化不足灵便、执行力不足快。原生出海品牌欠缺基本资源能力和耐心。亦在亚马逊等平台政策收紧的大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公司必须重视出海品牌建设,要从平台站铺货的赚快钱方式,转道起步难但劲头强的DTC方式(即Direct-to-Consumer直面顾客),或是至少是打开双站平行的方式。从业者的视野和能力还需要不断提升,跨境电商跑道必须大量兼顾国际视野、营销洞察和技术背景的人才,才能真正提升国外营销战略和本土化能力,提升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规范和规则方面,沈晨岗觉得,应当加速国内国际规则对接,特别是在消费者权利、跨境交付、个人信息保护、跨境数据流动等行业。
“在电商出海的产业发展中,目前还缺乏对质量的管理和监控,尤其是第三方的监管,容易导致大量伪劣商品根据跨境电商方式低价向全球流通,反倒对我国优质产品的出海发展产生挤出效应,没法健康发展。同时,也让国外顾客对中国产品和品牌产生拙劣印象,阻碍国产品牌的发展和升级。”
沈晨岗强调,我国在服务贸易和大型跨境电商平台的国际影响力层面具备优点。“因此,大家有能力也有自信加强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进行电商贸易标准对话,明确全球数字经济标准的基本准则。大家也需要加强话题的引导能力,扩大与‘一带一路’我国电商贸易合作,积极推进体现发展中国家权益和需求的标准体系”。
中小企出海困扰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沈晨岗还提及刚结束的两会召开。做为出海领域从业者,沈晨岗较为关心出海跑道的领域难题,包含怎样适用中国公司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如何优化跨境电商的支撑保障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