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以来,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经过近15年的发展。此外,自201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这一概念的出现引领了传统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使我国跨境电商的兴起受到资本的青睐,站在风口上迅速发展。
2.跨境电商的利润远高于国内电商跨境电商
赚钱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信息差。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信息不对称。如何理解糟糕的信息?简言之,我有你需要但你没有的东西,而你不知道。这样,卖家就可以把产品的价格定在高利润的位置。例如,国内价格是10RMB,可以在亚马逊上定价10美元。另一个是成本。事实上,国内电商的成本越来越高。随着电子商务行业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购买成本、获取流量的渠道费用以及卖家售后服务的无形增长、物流成本等。即使在同样的运营模式下,跨境电商也有很大的利润优势。 2022年2月发布的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9个“一号文件”,对当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强调全面推进“两新”发展,即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作为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商务,为“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新载体,赋能乡村“两新”任务加速实现。
农村电商“双链路”模式成为“两新”发展的助推器
“十三五”期间,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新业态,通过集产、供、销、购等资源要素于一体,赋能农产品、农民、农业和乡村,高效实现“上行”和“下沉”双向供需对接,成为扶贫和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成效卓著。
一方面农产品“上行”链路为农村产业振兴发展提供了活跃的市场和必要的支撑条件。疫情期间,农产品“上行”助力众多农户度过了产销难关。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手机变成新农具,流量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新兴电商模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场。另一方面消费品“下沉”倒逼乡村寄递物流网点加速覆盖,加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电商消费规模稳步上升,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0年快递乡镇网点覆盖率高达98%,已基本实现乡镇层面的覆盖。预计2025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跃升至约8970亿元,农村冷链流通系统建设将迎来进一步变革与发展。这将进一步倒逼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因此,农村电商“上行”和“下沉”双链路发展,已成为“十四五”期间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推动“两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渠道。但目前不管是“上行”还是“下沉”链路仍存在一定发展阻塞问题,亟需进一步解决。
供应链物流配送问题是阻碍农村电商“双链路”发展的关键
“初一公里”配送损耗成本过高,加重“上行”负担。农产品保鲜期短、时效性强,对供应链配送的要求较高。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和铁路冷链物流运输设施较少,农村区域预冷-分级-加工-包装-仓储的“初一公里”冷链运输无法有效开展,损耗严重。其次,不同种类的农产品耐腐性不同,在冷链配送过程中所需分拣、包装等工序存在差异。农村地区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有限,在冷链配送上难以做到化的有效处理。同时,农村“初一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在冷链仓储、加工以及运输配送上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