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指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跨季节、跨区域调节农产品供需的能力不足,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较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政策环境看,缺少统筹规划,东中西部、南北方和城乡间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分布不均,存在结构性失衡矛盾等问题。
白光利指出,经济地理、自然地理使国内经营生鲜物流领域难度升高,“以胡焕庸线为准,国内资源70%至80%在这条线的西边,比如大部分水果是在这条线的西边,但是这条线的东边聚集了中国近70%的人口,近乎70%的消费力,而西边消费力可能是30%左右。”
他表示,中国地域辽阔,多种多样的温度带,比如北方冬季达零下40度,南方依然零上,温差较大。比如上海的温控标准与新疆的温控标准难以统一,但是从管理的标准化角度,又要有相同的标准以及动作。这也就对车辆如何保温、库房如何在不同季节适应不同温度提出考验。
食安待解
回到东方甄选出现发霉烂桃子事件。
透过发霉的桃子可以发现,冷链物流现在承担的责任不只是运输,而是将生鲜品、需要冷藏的医药等品类以小的损耗程度,交付到B端、终端消费流通领域。
新冠肺炎疫情将消费者原有线下的消费习惯渐渐转移至线上,诸如购买瓜果蔬菜、生鲜肉类等,生鲜电商借助时机获得一波发展机遇。同时,简单方便易操作的餐饮食品,比如预制菜也迎来发展高峰。
生鲜电商、预制菜与冷链物流密不可分。生鲜品具有保质期短、易损坏、易腐烂等特点;预制菜又是以生鲜冻品为主。如果在运输、存储等环节出现失温,保存不当等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产品品质。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发布的《2019 农产品产地冷链研究报告》,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将生鲜产品的损耗率控制在5%的稳定水平上、其他食品的损耗率能够控制在1%以下,而我国的生鲜产品平均损耗率仍在10%以上。
另有一组针对果蔬的数据显示,由于新鲜水果含水量高、湿度大,易腐烂变质,常温贮藏时间较短,我国果蔬的产后流通损耗率为20%至30%。我国现代果蔬冷链物流技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发展还比较缓慢,国际竞争力较弱,与水果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2017年,我国果蔬的冷链流通率为22%,冷藏运输率为35%,而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易腐食品冷链流通率为95%~98%,冷藏运输率也已超过90%,差距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