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能统筹东南亚?
许多中国企业看中新加坡,是觉得新加坡还具有一个重要作用——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目前东南亚国家人口总数超出6.5亿,是除我国、印度以外人口多的区域市场。
中国企业家汪晓明在菲律宾有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他很早已决定要去新加坡设立办公室。2019年时,他曾去新加坡考察,还没等他决定是否要在新加坡开拓市场,新冠疫情就来了,出国变得麻烦。
到今年,他不想再耽误了。他觉得,如果把东南亚当作一个国家,新加坡便是首都,整个东南亚的资产和人才都会向新加坡聚集。并且从新加坡去越南、泰国、泰国、印尼都十分便捷,相当于在我国不同城市间来回。
东南亚代表性科技公司是Grab,Grab相当于东南亚的滴滴 美团 支付宝,业务包括网约车、外卖、酒店预订和手机支付。这家公司是许多美国人和中国人尝试掌握的。
史军对Grab很熟悉,他觉得Grab是典型的美式文化传播公司,创始团队大多毕业于哈佛大学。他觉得这样的企业非常适合来新加坡。
Grab成立于2012年,早是一家新加坡企业,主营是适合新加坡当地习惯的摩托约车服务,后来发展到网约车及其其他业务。2014年,Grab得到淡马锡投资,将总部搬到新加坡。淡马锡是新加坡国企的投资机构,台湾教育希望通过投资,将的企业吸收进来,再引向全球。
目前Grab的业务覆盖了东南亚八个我国。但并非简单业务拷贝、扩大。在不同的国家,Grab的管理团队都是单独的,不受新加坡总部的直接管理,每个地区都有当地的CEO。“由于东南亚各个国家的监管政策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家公司,也没法统一管理。”李明达说。
史军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他说,把新加坡的运营模式直接辐射到东南亚,“脱离实际”。
史军提及,新加坡、韩国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的市场和业务各具特性,在其他国家不宜彻底照搬在新加坡拓展业务的方式,必须在本地市场掌握客户需求,提供目的性产品与服务。
一位在东南亚发展业务的我国公司高管提及,新加坡人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人完全不一样,在新加坡,上班族几乎每天都西装笔挺,但是到了越南、越南,“他们看见你穿西服,都不想跟你交流,那里会更有态度一点,去那里出差我们都会尽量穿得随便一点”。
汪晓闵然认可,从新加坡难以辐射到东南亚其他国家,但他依然认为,“如果要做东南亚业务,肯定是要去新加坡的。”
在东南亚,新加坡以外的其他国家,许多当地人甚至连信用卡都没有,也代表着没有信用记录、消费习惯等有关数据,擅长做大数据分析的中国企业无法发挥技术优势。
汪晓明的企业做的是类似“花呗”的服务,给用户账户提供消费贷。一开始要做地推,他从中国国内挖了美团得人以往做为核心骨干,再从当地招人建立推广团队。地推工作要迅速见效,就必须加班。他也碰见了当地职工不愿意加班的难题。
他并不认为这些问题没法处理,“说到底是人的问题,你要找到对的人。”他选用严格的淘汰制,每次招100个地推职工,制订严格的KPI规范,“完不造就离开”。多的一次,100个人里只留下了15个人。
可是如果不去新加坡,就招不到人才。他明白短时间几乎不可能把菲律宾的业务搬到新加坡,他决定将要成立的新加坡总部不涉及实际业务,只做技术研发。“你如果从国内招人,跟他说去菲律宾他肯定不愿意,可是去新加坡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