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从历史中走来,而申报仅仅是个开端,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绵延走向未来,这才是一道必答题。近日,记者走进浙江3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尝试从中寻找启示。
守正:核心区化身露天博物馆
走田埂,串村子,方山乡村民伍丽珍突然卖起关子:这个石制水槽派啥用场?光看外面,这里的梯田山和路网沟渠,跟丽水许多山区一样,并无多少差别,门道就在细节里。“这叫‘十三闸’,又叫‘石门峡’,是整个村的水源头,有13个大小不一的缺口,就是根据不同区块的稻田引灌面积来测算流水量,避免分水不均或管水作弊而特设。”
“有了此法,公平又合理。近200年来,村里从未发生过稻田引灌纠纷。”伍丽珍如数家珍。和村里绝大部分村民一样,她与丈夫杨民康过去以种田为生。方山田鱼养殖虽有千年历史,但之前,一直藏在深闺人未识,直到登上国际舞台才“一炮走红”。那次,伍丽珍被选为农民代表,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研讨会上发言。从此闲暇之余,她经常义务讲解。
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和吞食害虫等功能,这种生态循环方式大大减少了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增加了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得以保证,又实现稻鱼双丰收。时至,这里仍保持着传统的生产流程。
香榧被誉为“活化石”,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四季常绿,千年常青。走进位于诸暨市赵家镇的香榧国家森林公园,仿佛穿越到侏罗纪。只见有的挺拔高大,有的虬枝错节,有的枝杈旁飞,如藏龙卧虎般,姿态奇异,气势壮观,恰好与山水风光相映成趣。
这个古香榧树群里,同样无不透射着生态系统观。古人将野生榧树经过人工选择和嫁接技术培育成香榧,并围绕香榧树建筑鱼鳞坑,开辟梯田,林下种茶叶、蔬菜等,既能很好地涵养水源,而林内小气候,又影响了周围环境。难怪仲夏时节,树下竟有一丝凉意。
在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1376亩桑地和鱼塘是桑基鱼塘系统核心保护区,至今仍遵循着由先民传承而来的生产规律:垫高塘基、基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布,蚕沙喂鱼、塘泥肥桑,已有约2500多年历史。2017年11月,其正式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记者走访发现,这3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核心保护区,都保留了从历史走来的纯正性,俨然一个“露天博物馆”,彰显着一股鲜活的生命力。当然,如果要更全面地了解,三地分别建立了的室内博物馆,图文并茂地向大众展示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