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管为此兴奋不已,“当时公司内部上下都把这作为追赶叮咚买菜的契机点,更大的面积意味着更多的sku,更优化的产品结构”,但在三季度徐正重返业务一线后,这一决定终被否掉,15家前置仓的目标只开出了一家,经营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本该是淡季的一季度,每日优鲜却亏损了6.1亿,同比扩大213%,充分保障春节供应也没有带来规模的增长,当季度每日优鲜收入还同比下滑了9.4%,自由现金流也进一步萎缩至-6.23亿。
为了给上市造势,每日优鲜的“撒钱”行为并没有停止。诸如发 “满199减100” 的大额优惠券、每月在抖音等渠道花2000万元买流量等行为持续到了上市前。
到了4、5月份,每日优鲜还密集招聘了50位左右的经理级别的员工入职,“月薪普遍都在5万上下”,一位当时入职的每日优鲜高管告诉36氪未来消费。不过这批高管在10月前后频繁的组织架构调整后,多数都选择了离开。
“事后徐正开玩笑说,这些核心团队的人,一个月工资就将近3000万,把这些人都辞退了,是不是就能省下3000万?”
业务层面,徐正后来把宝押在了“零售云”和“智慧菜场”上。前者是把每日优鲜的产品技术能力打包,卖软件服务给三四线城市的连锁商超,收取交易佣金和服务费。后者则是在全国各地承包菜市场改造后向商贩收取租金,赚取房租差价。
但这两个仓促上马的业务,显然是为上市准备的新故事。
2021年5月,零售云业务正式成立,并赶召开了隆重的发布会,徐正亲自站台。一位零售云高管回忆称,为了让审计机构承认该业务的存在,用于编写招股书,自己当时密集找了多位要好的企业签署合同,而实际上当时该业务连落地都没有。
“徐正亲自说过,零售云是他的心头肉。京东、阿里都是to C做好了,想去做to B,要做科技赋能,可每日优鲜连C端都没做好。”上述高管表示。顺丰曾与每日优鲜洽谈过投资零售云,但因为业务模型没跑出来等各种原因,没能谈拢。
据36氪未来消费了解,截至2022年5月,零售云的总投入超过了3000万元,去年底的期单日还有6万的GMV,但伴随每日优鲜的生存危机,一季度多家客户都选择了暂停使用零售云,现在该业务几乎没有任何收入产生了。
截至去年底,包括次日达、便利购、智慧菜场、零售云在内几项新业务给每日优鲜贡献的收入比重还不到5%。探索多年的便利购业务到去年底也才仅有200万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