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4月,SHEIN被传进行了一轮10亿美元的融资,估值高达千亿美元。这样的估值规模当时超过了欧美快时尚品牌H&M和 Zara的总和,也超越了京东的市值,基本等于两个拼多多。
然而SHEIN的成功密码,也逐渐成为使其陷入困境的 " 毒药 "。与其他快时尚品牌类似,环境保护不力、压榨供应链员工、款式抄袭等诸多原题也同样如枷锁般制约着SHEIN。
当然,这不是拼多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发展放缓,甚至陷入困境的SHEIN,恰恰给了拼多多挖角的契机。
" 只要是SHEIN出来的,都要。"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拼多多持续招募从SHEIN离开的员工,希望将这些有着成功出海经验的成员,纳入到自己的出海项目团队中来。
更有传闻称,拼多多为了方便挖人,还在SHEIN大楼边上开设了办公室。
晚点援引一位接近拼多多的人士称,黄峥的思考方式是 " 敢为天下后 ",即验证别人跑通过的,直接砸钱进去,以此提升成功率。
例如拼多多早期的社群团购小程序快团团,学的是群接龙,社区团购多多买菜学的是兴盛优选。如今在出海项目上也是如此,SHEIN便是很好的学习对象。
这样的逻辑乍一看似乎没毛病,但如果拼多多能够学习的对象都陷入了困境,故事可能就不会如设想般美好了。
比如被认为在欧美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的SHEIN,年度增速已经从250% 放缓到了60%,上一季度被曝有近10万款服装滞销,估值从千亿美元下跌到了600亿美元左右。
另一个在欧美市场表现亮眼的TikTok,在欧洲开拓直播电商业务的过程中也麻烦不断,负面影响事件频发,也于7 月暂时停止了在欧洲和美国地区推进直播电商项目的计划。
在SHEIN和 TikTok亲自下场之外,阿里和腾讯则采取投资 " 代理人 " 的方式来布局海外电商市场。比如阿里收购、投资Lazada等不同区域的电商巨头,腾讯投资东南亚电商巨头Shopee等等。
不过关于出海布局方面的整体策略和诸多细节,拼多多自身并未进行任何明确的对外公布,无论是外部市场的影响,还是内部策略的走向,种种猜想也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如若拼多多也能让美国或者更多海外市场的用户,感受到 " 砍一刀 " 的 " 魅力 ",再度复刻其增长神话,自然也并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