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东国家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移动支付普及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广泛。今年初,沙特数字学院与中国企业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沙特当地培养一批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安全和5G网络等领域的信息科技人才,进一步促进该国数字化转型。据了解,中国企业还与阿联酋、科威特、巴林等国的电信运营商签署技术协议,合作建设5G网络。沙特邮政运营副总裁哈立德·扎恩表示,中国电商拥有丰富的移动支付能力和经验,沙特将借助这些技术,提高移动支付在沙特的渗透率,进一步激活商业活力和发展潜力。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认为,跨境电子商务和数字应用在阿中交流合作中将呈现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的电商平台展示了更多阿联酋品牌,阿联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希望与中方展开更多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近20天,依旧没有等来衣服;下单后,遭商家单方面更改发货日期……不少消费者反映,在某些电商平台购买的预售商品,发货、售后等方面存在消费陷阱。同时,在某投诉平台【进入黑猫投诉】,检索“预售不发货”关键词,能查到5900多起投诉。电商平台预售商品出现的种种问题,引人关注。
所谓“预售”,可简单理解为商品未正式进入市场前的销售行为。近来,在各大购物节、电商平台中,预售成为“新玩法”。在此过程中,由于商家资质审核、消费提示、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疏漏,预售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发货时间较长、质量参差不齐、以低价预售为名引流,等等。这些行为,既直接侵害消费者权益,也影响电商经济健康发展。重新审视电商平台预售商品现象,加强规范引导,才能确保消费者、商家与平台各得其利、互利共赢。
从市场行为和运行规律看,电商平台上预售模式的出现有其成因。一方面,不少预售商品有优惠、让利等特点,吸引消费者关注;另一方面,此类产品多为网红品牌,由主播推荐,用户黏性较高。再者,通过预售,商家既可以提前锁定一批客户,也能合理安排生产、降低仓储压力。总体看,消费者基于性价比和信任来购买预售商品,商家基于生产经营成本来推出预售服务,倘若商家能做到不违约、品控好、善经营,消费者能从中收获较好消费体验,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用好商品预售策略,关键要确保商品品质和服务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关乎预售之法能否有效,也考验着商家的诚信经营。当前,面对一些预售商品,消费者诟病多的是商家延迟发货、单方面更改发货日期、商品货不对板、退款和赔偿难等问题。现象的背后潜藏着风险。今年4月,中消协在新消费领域投诉情况专题报告中指出,“有些网络经营者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减免自身义务和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其中包括一些网络商家对预售商品设置超长预售期。商品或可预售,但诚信不能透支,更不能凌驾于消费者权益之上。因此,无论从规范市场秩序还是遵从商业伦理的角度,把预售当幌子,以损害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商业行为,都是于法难容的,也走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