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出海本质是对增长和扩张的追求,毕竟在本土市场,增速与规模是衡量一家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不过,L Catterton以自身经验告诉刀法,在他们看来,规模并非衡量消费品牌的唯一试金石。
刀法:很多中国公司出海时都想要快速扩张,对于这种心态你们怎么看?
L Catterton:我们认为,增长本身不应只定义为规模增长,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深度是更重于规模的。我们交流过的一些企业家甚至提出,为了更清晰定义自己的客群,甚至要主动放慢企业规模扩张。
如何把品牌深度做精做深呢?这就回到了树立品牌的基本问题。
企业家要扪心自问,我的消费者是谁?他们为什么会买我的产品?通过什么渠道触达这些用户?如何长期维持和这些客群的互动,提高consumer engagement(消费者互动)?
长远来看,消费品牌经过数年后往往会面临品牌老化的问题,如何管理品牌的生命周期?如何去演变你的品牌,去适应新一代消费者?这些都是比扩张规模更核心的问题。
刀法:中国企业在打造品牌上的成功经验,可以直接复制到出海吗?出海常见的挑战包括哪些?
L Catterton:中国新一代消费品牌基本是网生品牌,但很多中国的互联网打法无法直接复制到海外,因为每个市场的电商环境不尽相同。
中国电商的玩法比海外成熟,现在我们通过直播电商、小程序、短视频等工具可以快速提高品牌声量和销售额,但这些平台在海外都无法直接移植,比如在美国,消费者都是通过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种草,然后在亚马逊或者独立站来购买,渠道和用户消费习惯截然不同。
另外一个挑战是如何跨越文化和价值观,塑造让海外消费者钟爱的品牌。仅亚洲市场就存在着很多认知差异,中国、日本、东南亚对待某些文化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而西方消费者的认知差异就更大了。
以美国市场为例,与文化统一性更强的中国市场相比,美国则会更加复杂,涉及到不同种族、不同收入阶级、不同性别身份的消费者在价值观、审美标准上的微妙差异,就连美国本土品牌有时都把握不好,被消费者抵触,更别提中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