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强营销的打法缩短了生命周期,无论是品牌、产品,还是营销、渠道,同质化都在加剧,随着用户新鲜感的消退,企业获客效率下降、流量成本水涨船高是逃不出的死亡螺旋,部分品牌的投放转化率甚至惨淡在1:0.8左右,以至于一级市场不再以营销费用的ROI作为选择标的的标准,转而看重费用的投入比例。
过去奈雪CEO彭心提到,“消费者觉得贵,但仍然愿意选择,是因为本身价值感足够。”但事实上,纵观这些年层出不穷的新消费品牌,潮起潮落,他们既没有成为中国欧莱雅,也没有成为中国的卡夫或宝洁,更没有成为国际一线的奢饰品牌。在这样一个古老的赛道里,规模巨大不需要被教育,也增速缓慢,注定这是场零和游戏,我们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搞热任何东西,与此同时,也意味着让他们加速走向衰亡。
01新消费,消费什么?
“你很难想象一个公司上市的时候,有那么多的合伙人。”真格基金创始人王强曾这样谈到,2020年逸仙电商上市的发布会上,23个合伙人上台致谢,从创立品牌,到入驻天猫,再到美股上市,这家成立仅4年的美妆公司,风光一时无两。
年销售额一度超过50亿元、每股高达25美元的逸仙电商,扬言要做中国的欧莱雅,但事实是,除了在2019年取得过0.75亿的净利润,逸仙电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前段时间,逸仙电商发布公告称收到纽交所函件,股价在连续30个交易日内低于合规标准的1美元,正面临退市风险,截至目前,采取回购等措施后,股价回升至1.5美元左右。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曾公开表示:完美日记的上市,为消费领域投资带来了一定的样板效应,2021年逸仙电商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会继续在消费领域发挥作用。
主打平替的完美日记,从一开始抓住了小红书的崛起,到无差别的达人投放,又借助抖音等其他渠道展开轮番式的营销推广,其操作手法与花西子、半亩花田一般无二。早期火起来的新消费品牌,大部分都是踩中了新渠道和社交电商的红利,靠DTC营销拉动增长,爆款逻辑可以说是业内共识。
但成也爆款、败也爆款,每一项爆品的背后,都需要用烧钱来维持热度。以完美日记为例,营销费用占比长期在七成左右,依靠营销驱动的营收由2018年的6.4亿,增长到2020年的52.3亿,但与此同时,经营亏损也高达26.8亿元,此前招股书披露,2019年完美日记的客单价是114.1元,次年烧掉20亿营销费用之后,这个数字也仅仅提升到120.7元。
一直以来,完美日记将欧莱雅作为对标,而相较于后者每年近10亿欧元的研发费用, 完美日记2018-2020年的研发投入占比仅仅才0.4%、0.8%和1.3%,去年3520万元的研发支出也只划走了2.3%的份额,尚不足9.73亿销售费用的4%,更不必说欧莱雅在全球范围拥有近4000名研发人员和20个各有专攻方向的研发中心。在研发为轻,营销为重的行业背景下,相同的渠道,相似的营销行为,同梯队的价格和产品质量,消费者几乎不存在什么用户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