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国内90年代与印度进行类比,各行各业的发展潜力和前景都是巨大的。印度一直在提倡印度制造,也不断地邀请企业纷纷在印度投资建厂本土化生产,各行各业都能见到中国企业的身影。如果不是因为地缘政治等因素,中国企业会在印度逐步的遍地开花,只需要把国内成功的经验加以整合调整为适应印度本土化发展的方向,成功真的比国内简单的太多。”
市场变天了
在经历了2013年-2019年的高速增长后,小杰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如今的印度市场,没有2019年疫情之前好做了。
“手机行业变天了,利润严重下滑,一片红海。现在对管理和运营能力要求非常高,才能稍微赚点。”
这一方面,是源于印度手机消费疲软,增长率相比前几年黄金期大幅放缓;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对中资企业的针对措施,也对市场拓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去年12月以来,印度屡次以“涉嫌洗钱”、“逃税”、“做假账”等为由,对小米、OPPO、vivo、华为等中国企业提出指控。
抛开地缘政治的因素,小杰认为,中方的手机品牌,只花了不到五、六年时间,已经占到印度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这招致了当地企业的不满。“不仅是中国企业,三星、苹果也每年被查,在印度市场赚的钱,就要留在印度投资。”
根据Canalys的数据,2022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五的厂商为:小米、三星、realme、vivo、OPPO,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18%、17%、16%、15%。
“不仅市场被中国品牌占据,国内厂商也更喜欢从中国选调代理商,印度的一级代理商基本都是国内省代过去的,二级代理商才是印度本土企业。显然,印度企业希望分食更大的蛋糕。”
印度总理莫迪自2014年上台以来就在大力推行“印度制造”战略。“这主要为了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为此开展了很多措施,比如对手机整机进口收取20%的进口税,目的是希望企业在印设厂,鼓励本地制造。” 国际问题专栏作家赵灵敏指出。
在小杰看来,当初中企会进入印度市场,也是响应了印度制造的号召,把国内的供应商和供应链搬到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