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策略联合社媒营销,算法+产品至上,可以看到二者的发展思路具有极大的相通性,不过与此同时,也在经历一样的困境。
尽管低价模式帮助Wish迅速崛起,但却也化作其迈向高阶发展的绊脚石,低价=劣质”这样的偏见似乎成为了Wish难以抹杀的标签。而另一方面,大面积的社媒推广带来了高昂的流量成本,与日俱增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使其亏损的裂缝不断扩大。
回顾拼多多2020年财报,净亏损高达71.80亿元,百亿补贴及巨额营销费联手绞杀了利润。为此,拼多多进行了轻营销重研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调整,2021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而如今Wish也在经历同样的变革,聚焦于品牌化的高端转型,今年Q2季度亏损也收窄了13%。
这也直接突出了拼多多出海所要面临的一大尖锐问题:跨境风口退散后,如今无论是平台端还是卖家端都在汇入品牌化发展的主流趋势,而姗姗来迟的拼多多还能通过低价策略突出重围吗?
尽管拼多多作为低价打法的天花板,在国内电商红海多年的厮杀之下孕育出一套特有的运营逻辑。但在海外市场,早已有大量先驱以低价撬动市场又为低价所压垮,拼多多再以同样的模式入显然缺乏先发优势。倘若拼多多跟随品牌化主流,失去低价利器的它又该如何快速生长呢?
拼式打法遍地开花,“砍一刀”能否打动老外?
在探寻拼多多未来的海外发展模式之前,我们需要先熟读其崛起历程。
拼多多诞生之初,彼时被阿里、京东垄断的电商市场正处于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整体零售业高端化迭代的进程中,处于中低层商家也就成为时代的牺牲品。而拼多多正是瞄准这些流离失所的低端卖家以及被忽视的低消费群体,才得以迅速崛起。
有了滋养的土壤后,拼多多又捕获了另一利器——流量。好友拼团的模式使得社媒与电商达成高度融合,在社交裂变的作用下达成病毒式营销的效果。
仰仗社媒引流与低端供应链两大靠山,拼多多豪撒百万补贴亮出高性价比的杀手锏,从刚需性较强、购买频次较高的品类切入,用海量白牌产品的堆砌硬生生凿开下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