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是同质化严重。因为准入门槛较低,市场参与者众多,在行业发展初期企业往往采取补贴的方式拓展市场。如此一来,打价格战、盲目扩充点位等问题也频频出现。
更关键的是,在补贴结束之后,无人货架中的商品价格往往不再具有竞争力,也就无法长期留住用户。而利用地区特产、自有商品等进行差异化竞争,或许是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三则是消费体验差。无人货架运营企业高度依赖成熟的运营模式和物流系统,而现在该模式落地使用时,补货、清洁、整理、售后等工作依然需要人工完成,一旦这些工作环节出了问题,消费者的不佳印象就接踵而来,之后再想改变用户的看法,必然要付出更多时间和成本。
可以理解,在任何一个行业从发展初期走向成熟时,都需要从资金、技术、人力,以及供应链、精细化运营、场景价值的打造,各个环节实现长期且稳定的运行。 跨境电商正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发展潮流。据海关统计,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69万亿元,增长31.1%,其中,出口增长40.1%,进口增长16.5%,远高于全国外贸增速。5年来,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近10倍。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贸转型升级,提升外贸竞争力。
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措施,提出要完善跨境电商发展支持政策,包括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范围;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便利跨境电商进出口退换货管理;制定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防范假冒伪劣商品等。
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范围水到渠成。我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经过5次扩围,目前已有105个。试点以来,各试验区积极探索,提高跨境电商通关效率,搭建线上交易平台,完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将具备条件的综合试验区所在城市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出台综合试验区内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货物税收支持政策,完善风险防控和监管体系,具备了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条件。同时,我国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对优质进口产品需求旺盛,大批名优出口产品深得国际市场喜爱,不出境买全球、卖全球的愿望强烈,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范围,覆盖更多城市和地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势在必行。2016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发布以来,我国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实行清单管理,列入清单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断提高商品限额上限,扩大清单范围,2020年实行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目录涉及1413个编码商品。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突破1000亿元。进一步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增加国外优质消费品的进口,既有利于促进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也能够更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