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标准化还在于能够提供一个决策依据。对于跨境行业大部分的中小卖家,由于自身体量有限,在物流方面的议价能力并不高。而在今年资源极度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小卖家们受到利润挤压也更为严重。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透明的价格体系也变得尤为重要。而目前数字化探索的方向,也在于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物流成本的参考,以及服务商履约能力的评估。
“平台通过把每一环节的数据链接在一起,并用算法呈现每一个服务商的履约能力,既为中小卖家提供了物流资源,也提供了选择服务商的判断依据。”陈柏霖认为。
同样,这点从运去哪的平台上也可以看出。据了解,运去哪通过人工智能、NLP、知识图谱、RPA等算法能力,来提升行业的履约效率。并且已经可以提供包括港区、箱货、船期、拖车定位、船计划、船舶定位、HSCode、拖车费用、内装费用、报关费用、海运保险费用等在内的查询体系。
除此,对于跨境物流行业,标准化的意义还在于解决信息缺口。
据Joy介绍,一个跨境包裹由国内发往海外,至少需要贴上7、8个标签,因为跨境物流的每一道环节,都有不同单位参与,且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识别维度。“不论是传统物流还是跨境物流,都是一个不断集散的过程,而不同环节的集散,都涉及了不同统计与追踪维度。”
因此信息化的发展,将会极大地提升整个行业全链路运营效率。在Joy看来,行业运营效率的提升不单是时间、人力成本,而是各个维度效率普遍提升。“通过提升全链路的信息化能力,能够传递清晰、标准的信息,以此推动整个行业数字化发展。”
如果说标准化解决的是信息问题,那么对于跨境物流来说,想要由服务变为产品,则更需要个性化的创新。
敏思达总经理刘雪飞认为,信息化解决的是基础流程运营效率,而产品则需要靠个性化创新来带动。“由于企业之间具有差异化,管理模式与视角也不同,因此在数字化领域里他们提供的产品也不尽相同。比如,有一些企业的产品是在运营里搭配了Google导航,有一些产品则是靠与新能源汽车达成共享关系等,所以在数字化领域,可以产生很多创新产品。”
品牌与资源掌控力,是未来护城河
不过在当下节点,数字化的未来仍然存在众多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