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逐一拆开,将产品变成料包和半成品。一家叫刘一泡的品牌,就将羊肉泡馍的原料拆分成泡馍、汤(水和调料)和羊肉,之后效仿方便面制作工艺,将馍和牛羊肉做成可保存半成品、将汤料做成了料包。搞定这些后,再将其封存真空袋中,在淘宝上销售。
不仅羊肉泡馍,一些重庆小面也效仿这一方法,进行了“零售化升级”。特色小吃在升级成零售产品时,这个思路是可借鉴的。
5、火锅的零售化
火锅底料“零售化”。将火锅底料的味道单独提取出去,变成料包。如海底捞针对大众喜欢的火锅口味,推出了番茄、清汤、牛油、麻辣、三鲜5种经典口味的火锅底料,以便消费者在家吃到海底捞口味的火锅。
火锅口味产品化。将火锅口味延伸到其他品类。如海底捞将火锅口味融入到了酸辣粉上,推出了牛肚、什锦粉、牛肉粉三款不同口味的酸辣粉。
火锅产品外卖化。针对外卖场景开发火锅产品。如小龙坎,针对外卖场景,再借鉴自热锅的模式,推出了带有小龙坎火锅味道的自热小火锅系列。
餐饮产品零售化的普遍规律
从各品类的产品零售化探索来看,有没有哪些普遍规律是值得借鉴和套用的?
有,它们分别是:产品礼品化、产品速食化、产品调味品化、产品半成品化、特色产品零售化。
产品礼品化:将产品包装成礼盒,馈赠朋友和亲人,表达感情,增加情谊。如上面我们提到的喜茶一周的茶礼盒,便是将茶和送礼结合,通过送礼的场景扩展潜在消费者群体,还刺激了品牌用户的购买欲。
产品速食化:针对“携带便捷”“用食快捷”等需求,推出可长久保存的速食类零售品。其中以自热火锅、自热米饭、螺蛳粉以及酸辣粉为代表。
产品半成品化:半成品是各类餐企将菜品清洗后,分开包装,再由人士配上料包,附上操作步骤和说明,消费者拿到手,按照说明简单操作即可。